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因为我的思想动荡得挺厉害的,是一段非常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日子。
我这人吧,总喜欢怀疑。最开始在学校学习的时候,我怀疑学习方式。
学校的管理太可怕了,我从小到大一直适应不了这种管理机制。首先从时间安排上来看,每节课是固定的40分钟,40分钟完了之后就是10分钟休息,
语文到底是什么呢?
我初中上语文课其实觉得还好,因为老师上课会讲些故事,感觉还挺有意思的,每次上语文课都觉得是一种放松。
到了高中上语文课却觉得很不舒服,尤其是我回家前的最后一个语文老师,每次她上课,我都感觉浑身不适,整个人非常抗拒,一节课下来,我感觉自己要被磨损没了。
其实她也没有做什么很过分的事,无非是给我们讲各种文言字词的翻译,讲答题套路,要求我们背书,给我们布置作业并严格要我们完成,虽然偶尔有点暴躁,但她确实是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。
但我不喜欢这种教育模式,我总觉得语文不该这么学,虽然我也不懂语文,语文成绩忽高忽低,平均分数也就在及格线边缘,并且因为思维太跳跃,所以作文经常跑题,可我就是很难受,我原本以为语文是个能让人快乐的学科的,但上她的课我感受不到一点快乐。
其实关于背书,虽然确实我记忆力要比别人差一些,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老师的硬性要求和我思想上的矛盾。
每次老师讲完一首诗并且要求我们背诵,我都不会直接背诵,而是先查资料大致知道诗中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,然后再看其他人对这首诗的评价,最后再自己尝试理解一下,直到我觉得我了解的差不多了,我才会去背这首诗,然而每次我还没了解完,老师都开始讲下一首诗了,然后我就只能站在后面,捧着书翻到老师讲的新诗的那一面,还不能去前面抽屉拿我的字典,查查每个词的意思。
在背诵前我想先搞清楚我在背什么,我不想稀里糊涂的背一些我压根没有任何感触的东西,但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,每次我还来不及感受就被迫开启新篇章了。
不过也可能是我误解了,语文并不能让人快乐,或者说,中学语文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什么文学素养,不过是筛选所谓人才的一个工具而已。
我并不是说高考筛选的不是人才啊,至少成绩好能说明这个学生执行力强,不管他用了什么方法,他都是凭本事获得了高分,从这点来看他是优秀的。
总之我不喜欢高中语文,我讨厌答题模板,我讨厌作文的评判标准,我不明白高中语文到底想教给我们什么,我只觉得我什么也没学到。
我看有些文章说“只需努力,无问西东”,但我做不到,也不认同。
我不能盲目的努力,我需要一个目标,我需要一个意义,我不想做这些我不感兴趣以后也很可能用不上的东西,我想自己探索知识,而不是被硬塞,我觉得人天生是有求知欲的,是学校的强要求削减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。
你跟我说高考就需要这样,为了高考你必须这么学,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,该改变的不是高考吗,为什么是我呢。
我的思想不允许我接受这样的教育,学校要培养的是“听话的学生”,但我做不到听话,非要说听话,我只能听自己的话。
我承认应试教育或许是目前中国最合适的教育方式,它让一些阶级层次比较低的人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,它的考核指标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公平,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,去获得他们原来无福享受的资源。
虽然我时常觉得这种教育想培养的是没有思想的工具人,是一个个属于国家的勤勤恳恳的奴仆。没什么不好的,这样做效率很高,毕竟国家需要大量的螺丝钉,来完成基础建设,而执行力强又好控制的人,自然是它的第一选择。
一直以来我不太说得清我真正喜欢什么,但我知道我讨厌什么。我讨厌思想被禁锢,我讨厌体制化的生活,我不想每天被别人要求该做什么。所以我去不了学校,也上不了班,未来的规划是做个自由职业者。
就像我以上说的,除去老师强行要求我背诵的阻碍,在我为了解一篇文章而查资料时,只看字典和教辅上的内容还是太少了,我还想在网上找一些评论家对这篇文章的评论,但显然这在学校是做不到的。
再比如说外语,见到不认识的单词时,用手机app查比用字典查效率更高,还有关于听力,规定时间放听力给我们做题,放完就完了也不能根据自己的错误针对性的重听,在我看来这么做对提高听力没什么好处。
本身就不喜欢体制化的生活,我讨厌学校这种东西。我觉得学校要培养的是“听话的学生",但我做不到听话,要说听话,我只能听自己的话。
我认为就算我上了大学过不了多久我就会想现在这样想办法退学,与其在学校被折磨还不如直接不去学校。
我就像站在悬崖边上的人,只要向前一步,就会掉下去,但我也可以选择转过身,向辽阔的大地走去。
可当我看到悬崖后,我再也无法欺骗自己,我发现我处在一个岛屿,四面环海,无论我怎么走,最终只能选择跳下悬崖。
我们一出生就被放在悬崖边,只不过是面向大地,严格来说面向的是这个社会给我们指定的道路,我们要按照程序生活,我们要上小学中学大学,再后来是工作结婚生子
最后呢,是退休和死。
不允许不一样?
工厂量产的产品或者做甜品使用的模具
规则就是圣旨,规则就是真理
社会裹挟着我们往前走,不允许不一样
它甚至不允许你不努力,它说你不努力就会失败,你不努力就是低人一等,你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抛弃。可什么是成功,为什么会低人一等,被社会抛弃了又怎么样?我们最后的最后,不都要跳下悬崖吗。这世间所有东西的价值,不都是人类赋予的吗?那为什么还会有所谓的标准,所谓的规范,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。
鼓励我们去探索这片土地,社会给我们制造压力,说你
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
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
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
我梦想的国土是原野
容得下跑的
跳的、采花的、在河边濯足的
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
——陈嘉映《无法还原的象》
//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个,只是稍微吐槽一下,因为我个人还是比较反鸡汤的。
可是我却转了身,发现了这是一场骗局。
有时候我觉得,或许少做些思考反而是件好事。我感觉这个世界都像个骗局,生活的一切都没有意义。或者说意义本身就是个伪命题。
我不知道我是该走向虚无还是带着虚无走下去。大家都没有回头,大家都带着希望向前走了
其实我想说,
我觉得你太正了,三观很正,
是社会需要的样子(或许吧),
却不是我喜欢的样子。
这一段也太自由人了吧,我那时候对一切都这么宽容的吗,不仅包容烟民还包容恋爱脑,真心觉得每个人有做任何事的自由,只要牠没有直接伤害到除牠以外的某个具体的人。
怪不得会爱蝻,现在看着真的可怕,别整的哪天被吃干抹尽了还在说人有受虐的自由。
不过这一段还是对人类社会有些思考的,虽然我看着还是觉得当时的自己挺虚伪的,比如你真的爱猫吗?